藝術創作最終的目的走向哪?這個議題無非是藝術圈20世紀以來一直引發爭執不休的問題。藝術創作的目的是最後的作品,或是過程中所引起的一切漣漪?當開始思考這個議題時,我在鳳山創辦了【跨蝦米藝術節】,用行動辯證社區營造、地方創生及藝術創作三者的關聯。
近年來可以看到許多社區營造以藝術活動作為媒介來進行擾動,社區營造第一步都是期待透過擾動引發民眾對地方的意識,進而引發行動為自己生活的方式或環境帶來改變。
*鳳山第二公有市場藝術進駐,藝術家楊淳安與在地居民共創
但藝術節應該有更深遠的目的,對我來說,鳳山百年的歷史底蘊,現有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、大東藝術文化中心兩大場館坐落於此,傳統市場閒置空間等,都是極富連結發展的寶藏,發生在生活場域的藝術行動與劇場空間的展演,也從來都不是各據一方遙遙相望的,而是相輔相成,可以共同形塑一個無圍牆藝術聚落的重要資產。
要將藝術活動帶入社區作為日常一部分,前面有一條很長的路,是讓大家開始思考生命狀態跟地方的連結,並且將疏離的人際網絡重新建立起來。其實所謂文化不過是一段時間內一群人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模式,我們此刻也正在創造的我們的文化,但若我們的城市中,人跟人缺乏相互接觸的機會,便也失去了共同創造記憶的可能。。
第四屆跨蝦米藝術節:市場的故事-歌仔戲演出計畫後,我深刻了解到一件事,那讓人感到活力的,不只是創作表演,不只是藝術,而是透過這些藝術行動作為體驗世界,經驗他人故事的方法,這個過程讓藝術成為理解、思考生命的過程。這個計劃中我了解到傳統市場中所謂充滿人情味,指的是人跟人之間相互扶持的精神,這當中或許有誤會,有吵鬧,但最終,大家一起在這裡生活,賺錢,這樣人際之間的串連,也在我們準備這個計畫的過程中,用身體實踐著,這些串連或許不是建立在創造經濟價值,但這整個過程,就是一種市場精神的轉譯。
第二屆活動結束時認識了鳳采百家創辦人葉安祥,安祥帶我認識了中華街商圈理事長陳潔如,又透過潔如認識了中華市場的主委方純娟老師,加上市場外圍的在地青年創業店家,共同形成廣大互動網絡,透過藝術節的年度行動,將整個城市當成一個大型的市場,串聯不同領域的人群,形成區域內的人際循環,資源循環,想想,這不就是現在在談的地方創生嗎?在此地的藝術文化工作者、社區店家、民間組織,在彼此的專業下共同讓這個地方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看見,也在彼此合作中找到創造新經濟的可能。
透過藝術節籌備過程的梳理,我們可以回望,看見我們現在所站的歷史節點,同時把我們的下一代,帶到一個狀態,在經濟發展之前能夠與整個環境共融共處,不只追求經濟上的數字成長,也不只滿足社會單一價值的期待,而是更往自己的內在探問,找到生命最自由的樣子。或許,藝術創作的結果(作品),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,而是,我們是能在創作的過程,與眾人同行,踏上更好的生活境地。甚至可以說,創作的整個過程,其實就是作品本身。
藝術文化活動所富含的力量,凌駕在所有“物”上,因為在整個創作的過程中,在創作準備地的田野調查中,在演出的舞台上,我們目標都是一次一次的與眾人,消滅當前社會建立起的各種邊界,同時也打破都市中疏離的人際圍牆,期待更多的藝術文化工作者,都能以自己的力量,擾動這個世界,而這也是跨蝦米在鳳山,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努力的方向。
*第五屆駐地藝術家參訪赤山龍目井
第五屆的跨蝦米藝術節已經開跑,今年的主題是【好厝邊】,我們將會有更多與民眾共創的舞台,將創作的發聲權,交到眾人手中,用我們一起的記憶,共同創作屬於這個世代、這片土地的大型作品。